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新闻资讯 灌西要闻

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美峰来灌西调研淮盐技艺非遗工坊

发布时间:2025-05-22 阅读量:

5月21日,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党组副书记高美峰等一行在(中国)官方网站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国新的陪同下,调研灌西淮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,灌西投资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孙政权,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梁永,副总经理刘海永等同志参加调研。

调研组一行先后到灌西六圩闸扬水站、海水盐制卤基地、新河制盐分公司七班扒盐现场、八班非遗工坊以及新河制盐分公司党建活动室等处调研、观摩,详细了解淮盐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情况。

作为连云港市山海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淮盐制作技艺”历史悠久,从旧时的煮海为盐和滩晒制盐,一步步发展为今日的塑苫结晶和日晒制盐,相传至今有四千年历史。主要采用太阳能蒸发水汽原理,逐级提高海水氯化钠含量,自然析出海盐,包括修滩、制卤、结晶、收盐四大工序,既科学节能,又生态环保,蕴含着丰富的历史、科技、人文元素,已经成为连云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符号。2014年,《淮盐制作技艺》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2023年日晒制盐公司新河公公司八班作为“淮盐技艺非遗工坊”被评为江苏省非遗项目。

调研组指出,要进一步提高认识,切实增强做好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,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,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连云港市作为淮盐的主产区,大部分盐田都已退出海盐生产,目前仅在灌西还保留一块海水盐生产基地,“淮盐制作技艺”传承与保护显得尤其重要

调研组强调,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,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有力保障;要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,积极探索“淮盐制作技艺”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的新模式、新路径,要不断推动“淮盐制作技艺”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要让古老的淮盐制作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西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