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"唐朝诗人元稹的诗在朋友发来的微信图片上,只是这温风哪里是"至",分明是裹着40℃的热浪,铺天盖地地往每个毛孔里钻啊。从通勤车往外看去,穿橘马甲的环卫保洁工正弯腰扫落叶,她的帽檐浸着汗渍,扫帚尖的灰尘带起灼热的烫意。
晨雾还没醒透就被太阳撵走了。路边的树无精打采地垂着叶子,树影薄得遮不住卖瓜小伙额头的汗,却恰好罩住了蹲在树底下歇脚的绿化工人。"这条路的树得趁早修,等太阳上来了,树皮都能晒裂。"汗珠子顺着脖颈滚进橙工装,"看看这草皮,要赶在七点前浇透,晚半小时,水刚落地就没得了。"话音未落,洒水车就到了,环卫公司的王师傅从驾驶室探出头喊:"老张,我给你带绿豆汤哦!"。
午后的风是八卦炉渗出来的龙息。躲在空调房里的人们,都不敢看窗外变形的天空。谁知道一辆工程维修车却顶着火停到了黄海大道上,路锥围起来的中间有个轧坏了的井盖。几个人飕飕地忙了起来,等撤回了车里的时候,身上的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衣裳。“等过几天的,再来拿路锥,给它牢靠牢靠的。”说着话,一大壶水就灌进了口中。蝉鸣不知在哪棵树上响个不停,此时天空中飘来了一片云朵,恰恰遮住了路面。
新光路的安康驿站,刚通的水龙头哗哗地吐着凉水,班长老乔和组员欣喜地擦洗汗水,凉凉的,好舒心。“还是要感谢翔立的同志们,要不啊,这天,是真难捱!”有阵凉风托着似的,笑声传得好远好远。
"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"的句子读完,我笑了,盼了一天的雨啊,到底也没有下。想着,今天这个雨水啊应该正憋在云里,等着明天再下吧。小暑,就在扫帚扫过的清响里,在剪落的树枝里,在检修的窖井旁,在安康驿站的自来水里,热得坦坦荡荡,热得新鲜活力。看看吧,这些才是小暑里,最清凉的风儿。
(安全环保部)
撰稿:刘军
部门负责人:李明
校对:房金鹤
责任编辑:孙小玲